蘇小真的貼心公告
免費試用會員必讀文章:
★點我看VemmaStar團隊獎金見證★
※維瑪VeMMA產品經SGS檢驗,不含塑化劑,請安心使用!
※經營VeMMA維瑪,就像開一間網路商店。
※傳統在家創業的可怕投資
※蘇小真當初為什麼會選擇要加入 VeMMA??
※VeMMA和一般的網路賺錢,差別在哪裡?
※VeMMA維瑪,到底是什麼?
★ 站長公告 ★
本站屬維瑪會員之經營事業輔教平台,不做任何產品販售,僅提供益知參考用途。
目前分類:*在家工作網路創業觀念與心法 (23)
- Oct 08 Sat 2011 13:30
管道的故事
- Oct 20 Wed 2010 20:03
VEMMA 的唯一難關,你過的了嗎?
加入VEMMA最主要是因為他的加入費用並不高,未來要領取組織獎金,也很容易,我記得以前我加入的直銷公司,其中一間光是加入要做組織,費用就要 13-14 萬多才行(賀XX<<<應該都知道吧XD),
當時經營後才知道未來如果有了組織,要領到組織的分紅獎金,還要每個月做幾萬元的營業額,才能領取,當然如果不想領組織獎金的話,做不到這個營業額也是沒關係,不過做這行的,那個人不是為了增加自已的收入才來經營呢?
- Jul 14 Thu 2011 19:13
直銷新人---生存十大殺手
初次踏入直銷事業的新人,雖然對於剛剛接觸到的“倍增理論”感到興奮,然而,由於對直銷産業不是很熟悉,往往心裏還是存在相當大的疑慮或擔心,擔心直銷到底是不是像自己想象的一樣?自己到底會不會在這個産業中成功?到底應當如何開始啓動等等問題。
很多追求成功的直銷人,往往花了相當多的時間研究成功的方法,卻沒有花時間了解導致失敗的原因,因而掉入了失敗的陷阱而不自知。
本文從衆多的實際案例中歸納出最容易導致直銷新人失敗的十個原因,提供給渴望成功的直銷新兵參考,避免自己無意中踩到地雷而不自知。
第一大殺手:對産業的陌生和缺乏信心
初次踏入直銷事業的新人,雖然對於剛剛接觸到的“倍增理論”感到興奮,然而,由於對直銷産業不是很熟悉,往往心裏還是存在相當大的疑慮或擔心,擔心直銷到底是不是像自己想象的一樣?自己到底會不會在這個産業中成功?到底應當如何開始啓動等等問題。
因爲,對直銷陌生和缺乏信心,一旦遇到人們對於直銷有負面想法或是遇到挫折,很容易就打退堂鼓。畢竟,經營直銷事業所花的投資並不大,就算放棄也沒有太大的損失。因此,沒有在一開始加入之際就對直銷的精髓有所了解,及對直銷的營銷模式産生足夠的信念和認知,往往是新人無法生存的首要殺手。
第二大殺手:對改變心存恐懼
許多第一次從事直銷工作的夥伴,由於過去所做的工作大多是固定上下班,領固定薪水的上班族,遇到需要市場開發的營銷工作難免心中會産生恐懼,害怕被拒絕,害怕向別人介紹産品,甚至害怕改變過去習慣的生活模式。如果引導新人時,沒有加強他的信念,讓他爲改變做好心理調試,害怕改變與適應不良,往往會造成新人無法存活。
第三大殺手:不知如何開始
在輔導新人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許多夥伴盡管剛開始加入時帶著滿腔熱情,但始終不見他們展現行動力,深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新人往往對於新的事業領域有著千頭萬緒不知從何開始的困擾。
或者對於已經經營一段時間的直銷老將來說,分享産品、推薦事業、組織管理、下線培訓、自我充實與成長等,衆多事情往往將他們的時間塞得滿滿的,但對於新人來說,雖然急著想要做出成績,但卻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參加了幾次會議,卻不知道要如何成交第一單,因爲這種茫然沒有方向的不確定感,相對也造成許多人因熱度與信心衰退,退回原有舒適區,而無法在直銷事業中成功。
第四大殺手:覺得自己不合適
有許多新人剛加入直銷領域時,抱著的心態便是“試試看”,並沒有下定“一定要成功”的決心,因此邊觀望邊做、邊評估邊經營的態度,往往成爲成功的致命傷。
試想,當我們經營一份事業,如果一開始就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我們會不會全力以赴?如果一開始就抱著評估的態度來看,不願意調整自己來配合事業經營模式,又怎麽會認爲自己剛好適合這份事業呢?
於是,許多抱著試試看的直銷新人,很容易便找到自己不適合的理由,要不是覺得自己不夠熱情,就是覺得自己不夠積極,再不然就是覺得自己口才不好,或是自己的抗壓性太低。
其實,這個原因和前面“不願意改變”是非常相近的,重點就是沒有下定成功的決心,不願意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習慣。
第五大殺手:過度在乎別人的眼光
對於直銷新兵而言,最大的精神壓力來源往往來自兩方面:一是家人,二是朋友。
首先,就家人來說,或許是因爲自身的習慣模式,或許是對直銷産業的不熟悉,又或者是基於生活上的其他考慮,當自己家人想要經營直銷時,有相當大比例的人開始時都抱著“反對”的態度。
爲什麽呢?因爲絕大多數未接觸過直銷的人,往往不了解直銷可以當成一份終身事業來經營,要不是抱著錯誤的“直銷做不久”的觀念,就是停留在過往直銷只能兼職的想法,再不然,就是擔心對方因爲做直銷而變得過於忙碌,以致忽略家庭等等考慮。
因此,許多剛剛開始經營直銷的新人,遇到相當大的阻礙便是家人的反對。這時,如果不懂得和家人溝通的方式,只是一味的沖突,很快的,便會因爲承擔不了心裏的壓力而放棄。
此外,許多新人在剛加入時,總認爲這麽好的産品和事業,聽到的人應當也跟自己一樣興奮。結果,因爲自己分享的方式不對或專業能力不足,不是被拒絕就是被潑冷水,到最後連帶影響自己的信心,覺得自己選擇直銷是不是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第六大殺手:抱持“樂透經營術”,幻想破滅
許多放棄直銷産業的新人常常會以“跟我想的不一樣”做爲離開的理由,而造成這個問題的理由很簡單,他們把“成功的過程”和“必須的付出”過度簡化。
就像我們熟知“直銷是幫助人們快速成功,卻非不勞而獲”的道理,一個直銷新兵不管是接受什麽樣的訊息加入,自己必須相當清楚的認知-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要有什麽樣的收獲,必須先做對等的付出。
但問題是,許多新人踏入直銷領域,常常抱著“樂透經營”的心態,幻想著不用付出、沒有挫折,或是等著別人做就可以坐擁“超高收入”,快速成功致富。
如此一來,既沒有踏實的做市場開發的工作,更沒有長遠的眼光來規劃經營的方式和學習必要的技能,等到發現自己無法在這個産業中不勞而獲時,才以“跟我想像得不一樣”作爲退出的借口。
事實上,成功的經營策略是“以樂觀的期望,做客觀的判斷”,深切地體認在任何行業中,成功的基本法則都是相同的,沒有對等的付出,則不可能有相對的結果。
用實際的角度看待事業的經營,深入的了解在直銷事業中成功所需要花費的功夫,及所可能遭遇的問題,正確評估自己能夠承受的壓力和磨練,然後全力以赴,貫徹到成功那一刻的到來。
第七大殺手:缺乏事業規劃,蠟燭兩頭燒
在經營直銷事業之際,沒有爲生活做好準備與規劃,往往也是造成新人無法生存相當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經營事業時,我們一定要有個認知-生活不可能因爲我們現階段要做直銷事業而靜止。就好象要開一家便利店,我們三歲的小孩不會因爲父母在創業之初需要24小時顧店,便瞬間長大而不需要我們的照顧,他還是一樣會哭,一樣需要我們喂食,一樣需要我們照顧,我們在開店之初就要把這生活上的問題考慮進去。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經營直銷事業之初,如果打算用兼職的方式來經營,我們就必須思考,在原本的工作時間外有多少時間可以從事,自己的身體如何能夠延長時間負擔,當時間繃緊之際,如何還有多餘的時間分享給家人,當然,當我們考慮這些因素後,我們便會清楚在創業之初,有些原本生活上的東西必須暫時犧牲,像是每個星期兩次的電影時間等等。
如果是“專職”經營的新人,所面臨的問題則是財務,萬一剛開始直銷收入不足以支付生活所需時間當如何,這些問題都是應當在一開始經營就要做完整的思考,在收支平衡前,是否有準備足夠的生活費用?讓自己無後顧之憂向前衝刺。
經營事業前沒有做好完整的規劃,沒有將生活中可能因經營直銷遇到的問題預先思考處理的方案,將會造成新人在經營事業時“蠟燭兩頭燒”的窘境,最後問題往往也就出在自己應付不過來而不得已放棄。
第八大殺手:心態觀念未有效調整
許多直銷高手在教育新夥伴時,都特別強調經營直銷事業最爲重要的便是“心態”,一旦心態調整好,觀念正確,其餘的都不是大問題。
舉例來說,當新人具備正確的觀念,就算能力不足,他們也會清楚“學習”是強化能力最爲重要的方法,而經營任何事業都必須學習該事業的正確操作方法,所以,能力不足不會成爲觀念正確的夥伴的障礙同樣的道理,當新人遇到障礙時,心態觀念正確者也會認爲這是成就大事業前必定經曆的考驗,所以,挫折反而會讓他們越挫越勇,並且從當中學習經驗。
但是,心態觀念沒有調整好的新人則會感到處處都是問題,甚至産生放不下身段,總覺得自己做“直銷”的工作是非常丟臉的,不知道別人會用什麽樣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尤有甚者,當自己表現不佳時,不會回過頭來檢查自己,反而總是將問題推給別人,或是認爲上線輔導不力,或是認爲公司産品缺乏優勢,再不然,就是認爲直銷沒有獲得社會大衆的認同。反正,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卻沒有思考,爲什麽同樣在經營直銷事業,有許多人在其中發光發熱,透過直銷事業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而自己始終卻做不出成績。
總之,沒有建立正確經營事業的“心態”和“觀念”,正是許多直銷人無法更上一層樓相當重要的原因。
第九大殺手:缺乏專業知識
對於大部分直銷公司而言,産品的專效教育通常被視爲新人教育最爲重要與關鍵的部分,因爲,對直銷新人來說,主要的業績多是來自産品的銷售,如果缺乏足夠的産品專業,一來無法建立充分的信心讓自己跨出去,二來和潛在客戶溝通時也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然而,在經營直銷事業的過程中,除了“産品”的專業知識,還有“直銷”的專業知識,包括如何列名單、如何進行溝通、如何進行邀約,如何運用會場或是配合高階領導人有效的借力使力,或如何開發客戶、如何做好促成與服務工作都可以算是經營直銷事業必須要具備的專業知識。
因此,未能認真投入學習的新人,往往因爲不懂得如何操作事業而做不出成績,其生存自然存在問題。
第十大殺手:付出與堅持力不足
任何事業的經營都必須經過紮根的動作,就算是傳統事業的經營,在投資了大筆的金錢後,也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客戶經營後才能回本。
然而,或者是許多新人受到錯誤觀念的影響,忘記直銷是幫助人們成功而非“不勞而獲”的事業,又或者不了解“快速成功”是指原本在傳統事業需要十年以上才能獲得的收入與成績,而直銷透過“市場倍增學”的力量,如果付出的努力和投注的心力足夠,也許能夠在三到五年就看到相當具體的成績。因此,只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雖然辛苦但還看不到太出色的成績,就開始打退堂鼓,或者信心動搖,開始思考自己到底合不合適。
其實,直銷事業成功的基本原則和許多傳統事業相同,沒有相當程度的付出和堅持,是無法獲得具體成績的,付出不足和無法堅持到最後,是抹殺新人成功相當常出現的殺手。
============================================
文章來源:http://vemmachoga.pixnet.net/blog/post/32888890
想要在直銷成功,就不要給自己太多藉口,而且要多反省自己,為什麼別人可以自己卻不行。
在VEMMA,真的沒有失敗的問題,只 有時間的問題,以及你是不是真的"全心投入"
- Jul 08 Fri 2011 14:26
你的工作非常的好,但是拿掉你的專業,你剩什麼?
你的工作非常的好,但是拿掉你的專業,你剩什麼?
當我的朋友告訴我,要走出來學習成長、找備胎時,我心想:我的工作這麼好了,還要出來學什麼,找什麼備胎。
我的老師,看到了我看不到的危機,便告訴我『你的工作非常的好,但是拿掉你的專業,你剩什麼?』
- Jun 26 Sun 2011 21:35
VEMMA維瑪事業,不是容易做,而是值得做
- Jun 19 Sun 2011 21:14
每天0.1的差異
每天0.1的差異
小真的話:想不到都只差0.1而已,1.1乘以1.1十次之後答案是「2.85…」,0.9乘以0.9十次之後答案是「0.31」,真的差很大,大家真的要每天努力一點點,不要懶散一點點,會越差越大喔,成功都是有跡可尋的,大家加油。
- Jun 06 Mon 2011 09:13
網路分享文章---獻給年輕人少走彎路的10大忠告
- May 24 Tue 2011 21:26
傳銷是毒蛇猛獸嗎?你身邊是不是有很多朋友做傳銷
大嬸以前是為了捧朋友場才加入直銷,算一算也加入四間,一向是加入先繳會費(1000到2000間),然後每年還要繳年費,如果要上課還要另外買票付錢,總之連產品都還沒用到,就要先掏一堆錢出來~
若你要問大嬸做得如何?
大嬸在2009年以前,自認不是做直銷的料,課也都被朋友帶去上,大嬸只知道一件事,做直銷可以賺到錢,但是這條路不是像大嬸這種臉皮薄、個性害羞、好朋友全部加起來可能不到十個的人做得起來。(為了不得罪光僅剩的幾名好友,所以最後變成不經營的純消費者)
事實上,大嬸覺得站在台上的講師們,個個有兩把刷子,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才中的人才」,他們真的是實力與努力兼備,能享有財富,也是應該的!
只可惜,大嬸不是那塊料,所以只能用產品,沒辦法經營......
但是大嬸也要感謝那些帶我進入直銷這個大觀園的朋友,雖然我沒有辦法成為他們組織裡的一隻小老鷹,但是我用到了優質的產品,因此大嬸從以前就親身體驗一件事,那就是,直銷公司的產品行銷方式是靠口碑,產品不夠優質是沒辦法生存的,所以知名直銷公司的產品,東西真的很好,絕對不是大賣場的東西能夠比擬。
大嬸從那時起,就感受一件事,沒有什麼錢的人只能去大賣場,把辛苦錢貢獻給企業財團,而那些企業財團的家族們則會去買、去找好的商品來用,他們很多都是直銷產品的愛用者。
好了,那大嬸怎麼會做VEMMA,VEMMA不也是間直銷公司嗎?
在大嬸沒遇到VEMMA前,對經營直銷是很卻步的,因為大嬸最討厭:
1.趕場上課:上班累死了,還要跑去上課,聽一堆有的沒的也就算了,大嬸最怕呼口號,三不五時要大聲叫好或拍手炒熱氣氛,真的讓我會想,我幹嘛下了班不回家在這裡跟一群人點頭吶喊啊??
2.要翻電話簿:直銷公司都會告訴你,經營的第一步,就是拿出你的電話簿還有你家的電話,一一打電話給上面的人,跟他們「分享」你發現一個很棒的事業...呃前面大嬸說過了,這件事真的是打死大嬸,大嬸都不太想做,因為個性使然,開不了口...
3.每個月要做到一個業績才能領到足以養活自己的獎金,多少呢?大嬸沒記錯的話,最少最少也要六萬才能勉強領到一點,知名的幾間直銷,都還有位階設計,也就是你要買位階,八萬、十三萬、甚至二十萬都有
這表示,你賣不出去就要囤貨......
打電話給朋友這麼簡單的事,大嬸都辦不到了,更不要講還要想辦法賣堆得像卡車一樣多的貨...更讓大嬸不敢經營的原因在,這是每個月都要歸零的......
所以這四間直銷公司,大嬸一個下線都沒有,雖然大嬸一直都很想賺錢,但惦惦自己的斤兩,也就沒有跨出經營的這一步......
後來,大嬸遇到了VEMMA~害差、討厭囤貨、討厭背業績的大嬸創業了,拿出工作十幾年的一點小積蓄(真的不多啦~),開始了這份屬於大嬸的事業!
大嬸經營滿七週後,己經領到3次獎金,最後一次獎金將近4萬元~不到二個月的時間
大嬸只能說,時代在改變,直銷的經營方式也慢慢在進步,大嬸加入的VEMMA公司,至少所設計的工作模式是大嬸能夠經營、能夠執行的,至少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在家工作,而是真真正正讓一切都在網路發生的在家工作模式,又能配合大嬸照顧兩個小寶貝的需求(大嬸時間很零碎),產品優質,而且,不用賣產品,不用推銷~
這是一份事業,大嬸是用創業的心態來面對,創業是有成本的,這是基本認知,但大嬸在比較開店、上班、加盟知名連鎖店等事業後,最後落腳在VEMMA,也做出一點小成績來~有很多人的心態是抱著花一點小錢就想財源滾滾、想要有永續收入,心態不對,收入也不會對...
大嬸知道創業的辛苦,辛苦不是重點,重點是做不做得來,大嬸在VEMMA也是很用心經營,會做出成績當然也是因為有相對的時間與毅力的付出,大嬸是在家工作,絕對不是在家“不“工作哦~
「大嬸前兩週的獎金明細,有圖有真相:http://warqqqlee.pixnet.net/blog/post/23352299
希望大家不要用傳統直銷的觀念與做法來看待VEMMA,那這樣你可能會錯失一個可能可以改變人生的機會,那樣真的很可惜!
VEMMA現在在台灣知道的人還不多,大家可以去美國奇摩搜尋,VEMMA是非常知名的公司,而台灣才剛起步,中文化還不到一年,短短一年,我們團隊的成長速度己經非常驚人。
做直銷,大嬸老實講一句,在最前面加入的,幾乎都能賺到財富,組織倍增是靠時間複利加成,前二、三年或許組織成長速度看似不快,但是當你的組織累積到一定規模時,後續的倍增力道將非常驚人,也將為你帶來相對應的財富。
而大陸市場即將在2012年年初開放,我們現在有一年時間在亞洲建立自己的組織,然後在2012年帶著組織透過網路開拓大陸市場,這會是您一個極大的機會,看得懂的人就會知道大嬸在說什麼~
VEMMA值得您花1個半小時,來參加我們的線上創業說明會(人在家中就能參加哦!)
- May 16 Mon 2011 22:47
只有時間才知道誠信有多麼重要!"誠信"漂流記(值得一看!)(感謝小雪分享)
只有時間才知道誠信有多麼重要!
"誠信"漂流記(值得一看!)(感謝小雪分享)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覺得很不錯和大家分享~~
大陸高考滿分作文:"誠信"漂流記(值得一看!)
下面的文章是中國大陸前些年高考的一篇滿分 作文 文章樸實簡單,要找出用字遣詞比這篇好的文章實在數不勝數,然而為什麼這篇小短文卻可以在千萬中國考生中得到滿分,我覺得理由是它真正的把每一位的心聲說了出來,撼動了每一個改考卷的老師的心靈.....
大陸高考滿分作文:"誠信"漂流記
- May 16 Mon 2011 19:45
透視「新貧世代」的生存難題,出社會一段時間的你,還想當新貧族多久呢?
- May 02 Mon 2011 12:40
不想窮,就要好好記住,一定要看
- May 01 Sun 2011 21:24
為自己訂一個停損點
- Nov 17 Wed 2010 02:54
高學歷是工作與飯碗的保證嗎?認清事實吧~除非你還在拿著文憑換飯碗
在十幾年前,不要說是碩士.博士,就是大學畢業那都一件相當不得了的事情,對於全家人那可是大事情呀,放榜之後從巷口就開始放鞭炮,回到家一大堆的親朋好友等著祝賀,這種場景現在還存在嗎?
早就不存在了,現在考上台大好像也不是什麼希奇的事情了,從巷口就開始放鞭炮這種場景,現在大概只有在媽祖繞境可以看的到……..呵呵
我也是研究所畢業,很不幸的,我並沒有生在那個放鞭炮的時代,感觸良多呀!
現在不只是大學生滿街跑,連碩士.博士都是滿街跑,以前一個縣找不到幾個碩士.博士,現在呢?
碩士.博士去搶一個月兩萬,三萬的工作,培養一位碩士.博士要花多少錢?
我的家人當初為了培養我花的錢……..唉…………然後我要去搶兩萬.三萬的工作?父母看了也會搖頭
難道,碩士.博士的價值只有這些嗎?有時真的是哭笑不得
現在不只是大學生滿街跑,連碩士.博士都是滿街跑,以前當人家問你你的學歷,如果你回答你是碩士.博士,對方頭以敬畏以及羨幕的眼光,會令人久久無法忘懷,現在,當人家在問你你是什麼學歷,你若回答碩士.博士…….換來的答案是…….
一個字……喔
哪一所學校?
還是一個字……..喔
好冷喔,因為現在的碩士.博士滿街跑了,連雇主都是一樣的,以前公司有一位碩士.博士,那可是公司之寶,現在公司裡有一大堆的碩士.博士,誰都不在那麼特別,當然對於公司而言也不在那麼重要
碩士.博士常常都有一股傲氣,包括我自己,以前,總認為談工作.談錢很俗氣,
現在,我36了,不在年輕了,我在也不想拿著文憑搶工作
有句話:說年輕時談錢,很俗氣,四十歲談錢,很實際,快樂是喜歡你所做的事,而不是做你喜歡的事.人生中有許多事,改變心情,就能改變事情
創業也是一樣的,改變觀念才能改變未來
有錢,未必快樂
必須要比別人更有錢,才會感到快樂
如果,你不想跟別人比
那麼,你也可以跟自己比
比以前更有錢也會感到快樂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朋友…你知道窮人最缺什麼嗎?
[野心]是野心,是一股要成為富有的野心,缺的是一股朝著野心向前邁進的行動力
在VEMMA,真的沒有失敗的問題,只 有時間的問題,以及你是不是真的"全心投入"
- Oct 26 Tue 2010 10:30
努力是為了誰?答案很多...請品嘗~
- Oct 22 Fri 2010 13:01
是投機 還是 投資? 獎金從哪裡來的迷思?
- Oct 20 Wed 2010 09:38
如果你已經20歲了,你真的輸不起了,別再孩子了..... 如果你到了20歲,還沒到25歲 。 —李開復
- Oct 19 Tue 2010 11:00
你的四位妻子
從前有一富商,他有四位妻子。
他最愛他的第四位妻子,常給她穿最貴重的衣服、吃最美味的佳肴。
他也非常愛他的第三位妻子,常以她為傲,喜歡帶她到朋友面前炫耀。雖然如此,富商其實十分擔心,經常怕她會跟其他男人私奔。
他也很愛他的第二位妻子。她十分關懷體貼,事事皆有耐性,事實上,她是富商的紅顏知己。富商遇到什麼麻煩事情,總會去找她商量、請教,而她亦常常幫到他,助他脫離險境與難關。
數到富商的第一位妻子了,她對富商忠心耿耿,對維護他的財產、健康和照顧家庭方面有非常重大的貢獻。但是,富商並不珍惜這位妻子。儘管她深愛著他,富商卻無動於衷,並無特別去留意她、照顧她。
好境不常,有一天,富商病倒了,過了不久,病情愈來愈嚴重,他自知時日無多了,想到過去的奢華生活,不禁暗忖:「我現在雖有四位妻子,可是,我只能孤單地死去,真孤獨淒涼啊!不!我不想如此啊!」
於是他問他的第四位妻子:「我最愛護您,給您最好的衣服、最好的照顧,現在我快要死了,您願意跟我一起去嗎?」
第四位妻子回答他:「不行!」別話不說,頭也不回地立即離開了他。她的回答像尖刀一樣,狠狠刺進富商的心胸裡。
悲哀的商人於是去問他的第三位妻子:「我一生那麼愛您,現在我快要死了,您願意跟我一起去嗎?」
第三位妻子回答他:「不行!這裡的人生那麼可愛,你死後我會馬上改嫁別人的。」商人的心立即沉下,跟著變冷。
他跟著問他的第二位妻子:「我經常找您解困,您總會幫到我的,現在我又要您幫忙了,當我死時,您願意跟我一起去嗎?」
第二位妻子回答他:「對不起,這次我幫不到您了!最多我只能送您去墳場而已!」她的回答像雷電般把富商徹底地擊倒了。
那時傳來一個聲音向他道:「不要害怕!我和您一起離開!無論您到那裡去,我都會跟著您。」商人向上一瞧,原來那是他的第一位妻子。 她骨瘦如柴,看來極度營養不良。商人萬分悲痛地說:「唉!我早該在有能力時好好地照顧您啊!」
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有四位妻子。
第四位妻子是我們的身體。無論我們花多少時間與精力去保養它,令它看來很帥、很棒,死後它必離我們而去的。
第三位妻子是名譽、地位與財產。一旦我們死去,它們就會落到別人的手裡。
第二位妻子是我們的親屬和朋友。無論在生時他 / 她們與我們多麼親近、多麼的樂於相助,死後亦只可陪我們到墳場為止而已。
第一位妻子是您看不到的東西,那就是我們的心靈。在我們追求(物質)財富與(感官)欲樂時,她最常被忽視。事實上,她是唯一經常跟著我們到任何地方的東西。也許,現在是培育她、強化她的時候了,免得在病榻上垂死掙扎時始悲痛與哀傷。
【看完之後,對您的四位妻子,您會怎樣做呢?】
在VEMMA,真的沒有失敗的問題,只 有時間的問題,以及你是不是真的"全心投入"
- Sep 28 Tue 2010 12:36
想賺錢 先懂別人未知的事 -- Smart智富月刊第144期
- Sep 28 Tue 2010 12:08
兼差 比正職更好賺 - Smart智富月刊第99期
兼差,正流行
到底有多少人是屬於「兼差一族」?根據本刊與104人力銀行合作的問卷調查發現,平均每4位上班族中,就有1人在兼差。再從兼差網站Jcase兼差外包銀行的人力資料庫來看,2年前兼差人數才5萬多人,但去年卻已經增加到11萬餘人,最近更暴增至20萬多人,較2年前增加近4倍之多,可見,兼差已是現今社會中的一股流行趨勢。
- Sep 23 Thu 2010 10:05
你「想」要,可是你真的「夠想」要嗎@@?
最近有一則非常有趣的報導,這位加拿大的記者是看到之前在美國有一位廣告公司的總裁級人物,那位總裁走在路上,碰到一位向她行乞的乞丐,乞丐慘呼呼的哀求她,「求求妳,求求妳,我好久沒吃飯了,我好需要『錢』,請施捨我一點點錢吧!」
這位總裁決定做個小實驗,她沒掏出銅板,而直接將她的「信用卡」送給了這位乞丐,她想觀察看看,這位乞丐會怎麼花用這筆「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呢?